Skip to content

About us

eCounsel group

A boutique firm with unparalleled expertise 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We have good command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legal practice, and have undertaken highly regarded cases. Because the small business scope, we pay more emphasis on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nd choose clients with deliberation. The managing partner not only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s in various legal issues more over than 20 years, but invests and manages several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addition, he always checks each case rigorously. Clients’ business objectives are our primary focus. To achieve the same in the most cost-effective fashion trumps all seemingly sophisticated legal discussions.

How to Improv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 Part 2

2015 - 05 - 24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a matter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aiwan. Once we have a clue, its not that hard to improve.

二、思考方向:

  1. 減少健保給付項目:要有改革的道德勇氣。除了前述已有同成分劑量劑型的學名藥之原廠藥價外並且提高藥品自付額以減少台灣特有的「藥不拿白不拿」的惡習之外,更不能被可憐的罕病故事牽著鼻子走。病人永遠是值得同情的,罕見疾病的家庭更是。但是,如果沒搞懂社會保險與個案救助之間的本質差異,必將拖累大局。
  2. 提高承擔重責之醫護待遇:要改善五大科(內外婦兒急)皆空之現象,必須先從尊重著手。打高空沒有用,香蕉只能餵猴子,這是最基本的道理。健保必須善用如前述所節省下來的經費,提高特定項目之點值並強制醫療院所將增額分配給醫護人員、並且為其投保責任險(詳下述);請他們重新念十遍希波克拉提斯誓詞,不如從這裡做起。
  3. 醫療過失責任保險必須普及:一方面擴大「業務上之正當行為,不罰」的阻卻違法事由之判斷,讓醫護除非有惡意之怠忽職務,否則不必擔心刑責;另一方面,則更不能阻礙病家循民事司法求償之權利。但是,倘若不能循私人責任保險的機制處理,那麼光是訴訟以及因而帶來的賠償風險,就會妨礙頂尖人才加入醫護的行列,更非全民之福。台灣的產險公司向來對於責任險種之開辦興趣缺缺,有其歷史成因,不在此贅論;但是,台灣市場一直以來除非像汽車的責任險因有強制規定,否則多半保戶太少,風險亦無從分散,賠償上限也太低。這部分,是稍修法令(比方說,按一定基礎投保醫療責任險的醫事單位,給付點值可以作對應的向上調整等等)就能輕易完成的事情,各家產險公司的意願問題,更可以由金管會把他們約來喝咖啡解決。

醫病關係何等大的事情,但只要抓到頭緒去整理,並不難解。惟醫糾法這種「頭痛醫膝蓋」的作法,可悲可嘆。

Recommended article 

SOP Combo

SOP stands for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The purpose of SOP is to regulate workflow as a standard, written regulations. SOP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的縮寫,意思是標準作業流程,標準作業流程的功能在於將工作上相關的流程做成制式化的書面規範,使從事相關作業的人能夠「按表操課」,快速進入狀況,達到「按部就班、縮短學習時間、減少異常的目標」。每一家企業都會有自己的SOP,這些SOP就是具體落實的內部控制制度。 我們在前面的章節不斷的提到「企業的內部控制很重要」、「做好內控就可以防弊興利」,想必讀者們現在一定很想一窺「內部控制」的堂奧,本節將會深入淺出的將內部控制的基本觀念介紹給大家。 內部控制,目前最被廣為接受的說法是由美國的COSO委員會^1所提出的定義,簡單的說,內部控制就是一種過程,其有效與否受到企業的董事會、經營階層以及員工等企業全體人員是否遵守而定,而內部控制的目標在於企業營運之效果與效率、財務報導之正確性以及遵循相關的法規,這三個目標就是內部控制的三大目標。精簡扼要的用一句話來描述的話,就是企業內部環環相扣的標準作業程序、或是企業內各部門作業流程之總和。 從上面所說的定義來看,讀者們應該要了解到,內部控制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牽涉到企業經營的各種面向,與整個企業息息相關。 沒有任何一種內部控制制度是放諸四海皆準的,因為各種企業不論是在規模、業務種類、經營風格都大不相同,他們當然也需要不一樣的內部控制制度;沒有任何一種內部控制制度是完美無瑕的,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提供企業通往內部控制三大目標的合理保證,但是仍然有可能被有心人士規避,比如說員工無心的疏失、員工聯手舞弊或是管理階層踰越內部控制都會使內部控制失靈,第一章的各類弊案正是最佳例子。 內部控制之於企業,正如同鞋子之於人。每個人都要穿鞋子來保護他的腳,但是每個人的腳大小不同,需要不同SIZE的鞋子才會合腳;穿了鞋子較當然受到合理的保護,但是踩到太尖銳的東西還是會穿透鞋子而傷到腳。 1. 1985年至1987年間由美國會計師協會(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美國會計協會(American Accounting…

The Evol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第肆章 – 內控基本觀念二】    既然內部控制是一種過程,那麼理論上從人類有群體社會之後就會出現內部控制的事實,比如說如何經營一個初始的家庭或是聚落等等。而在企業活動中,內部控制一詞最早是在1949年由美國會計師協會所提出來的。 依據1949年被提出的定義,內部控制是為了達到確保資產安全、確保會計資訊的正確、促進營運效率及確保員工遵循既定的管理政策之方法與措施,與現今廣為接受的定義是差不多的。 1950年內部控制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的法律當中,要求公司要有相當的內部控制。 1958年美國會計師協會又將內部控制區分為會計控制及管理控制,前者著重財務文件的正確性及資產安全,後者促進營運效率及法管理政策之遵循。 1977年美國頒布「懲治外國行賄法案」,規定凡是受1934年證券交易法案規範之公開發行公司必須建立一套有效的內部控制。    1988年美國會計師協會澄清及擴大內部控制的觀念、認為內部控制結構包括三種組成要素:控制環境、會計制度、控制程序。    1992年美國COSO委員會提出「內部控制:整合性架構」(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4年提出整合性架構的補充報告,除了提出內部控制三大目標外還提出了五大組成要素: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資訊與溝通、監督。    1996美國會計師協會修正其審計準則公報,確認內部控制的架構是由COSO委員會提出的五大要素所組成。 1996年COSO委員會提出「內部控制衍生議題」(Internal Control Issues in Derivatives Usage)的研究報告。 2002年美國因應2001年所發生的恩龍案而制定了沙賓法案(Sarbanes-Oxley Act),其中第404條要求公司於提出年度財報時必須附加關於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維持及其有效性評估之報告,第302條則規定公司管理階層必須提出聲明書,保證公司揭露之財報或內部控制等相關報告所提供之資訊為真實。 整體上看來內部控制經歷了三種不同的階段,最初內部控制的概念是源自於內部牽制,一件事情分別由公司內的兩個人或兩個部門以上來處理,藉由互相牽制的辦事方法來防止舞弊或錯誤,此種分權的概念在18世紀工業革命後,大型企業出現後受到歡迎。 1940年代內部控制的概念慢慢擴及到企業的的各個領域,內涵已經包括了企業整提的經營手法及各種企業內制度,並且可以區分成會計控制與管理控制,各國法規也逐漸要求公司的內部控制符合相當的水準。內部控制制度在這個階段當中逐漸深化以及具體化。 於1990年代後內部控制又進入新的里程碑,COSO委員會針對內部控制制度提出三大目標、五大構成要素等,成為全世界內部控制制度理論的權威性研究報告,其內涵遠比先前的任何一個概念都來的廣泛。 參考資料: 1. 陳文彬,企業內部控制評估。2-3頁。 2. 内部控制的演進及其發展原因分析。

Apple Music – Hitting the Wall Before Hitting the Shelves

Apple Music under antitrust scrutiny   「The attorneys general of New York and Connecticut are now investigatingwhether the deals struck by Apple (NASDAQ:AAPL) for its new music service violated antitrust rules. The joint investigation will probe wh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