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About us

eCounsel group

A boutique firm with unparalleled expertise in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We have good command of industrial ecology and legal practice, and have undertaken highly regarded cases. Because the small business scope, we pay more emphasis on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nd choose clients with deliberation. The managing partner not only has extensive experiences in various legal issues more over than 20 years, but invests and manages several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addition, he always checks each case rigorously. Clients’ business objectives are our primary focus. To achieve the same in the most cost-effective fashion trumps all seemingly sophisticated legal discussions.

Lack of Compalince Policy in Public Traded Companies

2011 - 09 - 05

Besides financial sectors, other public traded companies are facing more serious problems.

除了金融相關產業的規範問題之外,其他公開發行公司所面臨的問題更加嚴重,公開發行公司在法令遵循此方面僅有「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當中有稍微提到法令遵循是內部控制的目標之一1,以及在內控自評的時候也必須評估公司是否已經遵循法令2,但是對於法令遵循計畫要如何實施卻是完全沒有相關的細節,與金融相關產業「稍微具體」的規範相較更是令企業無所適從。

目前我國各公開發行公司於內部控制中有關「法令遵循」風險、控制點及內部控制制度之設計,多屬證券商與簽證會計師所提供,其中在關於法令遵循之控制點上最常見的是以「本公司聘有法律顧問3,遇有法律問題時即應請教法律顧問」等之類似字眼來表示已經確保公司法令之遵循。

似乎言之成理,有法律問爭議可能時請教法律顧問,天經地義,但是這裡面忽略了一個可能的問題那就是這根本就是類似套套邏輯的說法4,公司在不知道某項法令存在時要如何察覺法律問題並請教法律顧問?外加法律規定經常改變,連專業之律師也未必能確定其在當下知曉每一項法令的最新規定,遑論非法律專業的企業經營階層了。由此可見,實務上關於法令遵循計畫之作法存有根本上的瑕疵!有效法令遵循計畫應該要設計一些控制點,與內控制度一樣的地方在於其有效性必須立基在「找出必要的控制點」並且使把守控制點之人具備達到其控制目的之能力。比方說今天規定由公司的副總經理來審核,到了他這裡的簽呈之內容是否需要作適法性之判斷而去請教法律顧問,由於該副總經理對於其簽呈所涉之內容,根本不了解法律對於其內容有無作出相關之規定,不可能知道是否要去請教法律顧問,可見這不會是有效的控制點,更何況許多其他企業內部事項根本不會簽呈到副總經理這裡來。

最重要的問題就是要如何幫企業找出真正有效的「法令遵循控制點」,正如同建立層層的關卡盡力避免企業之商業行為違反法律規定。但是這個關卡的設計與執行必須要真正有效才行,本書就是要替企業設計一套易於執行、以「文件管理」為核心控制點之「法令遵循計畫」。

參考資料:
1. 參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第3 條。
2. 參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第23條。
3. 請參劉立恩律師等,建構有效法令遵循制度之核心考量。
4. 套套邏輯在哲學上就是指在邏輯上永遠是「真」的那些句子,通常是一些沒有訊息內容的句子卻被拿來當作有訊息內容之陳述,通常我們聽到這些句子會認為這是沒有實質意義的,舉例來說,「如果這裡是台灣,那麼這裡是台灣」、「台灣位於大陸的東南方或是台灣不位於大陸的東南方」兩句話都是套套邏輯,他們在邏輯上為「真」沒有錯,但是人們聽起來就像是沒有意義的話。

Recommended article 

Make iPhone in U.S ? Big Talk From Trump

Trump had appealed for Apple to move its manufacturing from China to U.s, to create more jobs. From our perspective, by no means will Trump save the sad American workers in Rust Belt. 川普在選前屢次點名 Apple,呼籲 Apple…

hTC and India

hTC has partnered with India-based phone distributor Global Devices Network to initiate its production plan in India. 「……宏達電將攜手印度手機經銷商 Global Devices Network 啟動印度製造計畫,然而,不只宏達電,三星、小米、微軟等廠商都將眼光看向印度智慧手機市場,宏達電能藉此起死回生,又或只是換在另一紅海沉浮還未可知。」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6694 我就講能講的部分好了。 1. 不論量衝上多少支,hTC在高度競爭的市場都賣不出可以看的毛利,接下來我們已見即將在印度發生的流血惡戰更將逼它敗走切腹。在減除直接成本、折舊攤提、行銷費用、以及其他overhead後,依我粗估,倘若真的進軍那兒的話,前幾年平均連5毛台幣的稅後都貢獻不出來,在財報數字上根本幫不了忙。您就別問前幾年之後了,那時hTC在餅圖上還看不看得到位子都不知道。 2. 這家公司向來的問題,在於獲致初步成功後所養成的從上到下的自大、驕氣、與目中無人;這一點到目前依舊沒變,要怎麼好起來?股價750元時,我就已對幾位有公信力的朋友公開講它將掉到150元,事後也證明在那個價位上下停留最久。 3. 瞎猜ASUS要併購它的人根本完全不懂併購的核心思考與技術;hTC想要活下去再取得市場的信任,只能靠自己,作打掉重練的調整,以內容帶硬體、從應用帶硬體,都是可以揣摩的方向。畢竟,從全球的角度,當前舉目所及,沒半個人會對它出手。 我從多年前就確認宏達電已走向墮落,也持續痛責它的幾位領導人不適任,在我部落格裡罵得更凶;但這一切都純粹是基於客觀的評估。在主觀上,我仍誠心祈願這個台灣品牌更好。

As Fed Finally Raises Rates

Fed bets that low rates’ job benefits outweigh any financial disruption 2004,聯準會開始升息;2007,次級貸款這個核彈爆了,陷入大衰退。 Fed bets that low rates’ job benefits outweigh any financial disruption 一句話解釋次級貸款危機的核心:華爾街一群自以為聰明之人把鉅大風險披上糖衣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並藉此賺取暴利。 2015,聯準會開始升息。 當年的次貸,透過精密惡毒的計算,把愈來愈多錢以貨幣乘數從銀行裡循環生出來、再借給那批信用根本不夠好的人去買房。當利率升、房價跌的時候,結果不言可喻,當然就是一間房一間房因為抵押貸款還不出而被拍賣,讓房價再進一步下跌。 WSJ作了簡單的折線圖,列出過去三次(1994, 1999, 2004)Fed調升利率時,存款、房貸、車貸利率之相應變化。 結論: 1. 存款利率幾乎沒動 2. 房貸利率前二次升,第三次微降 3. 車貸利率三次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