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關於我們

天遠律師事務所

這是一間深研科技與商務的事務所,我們精通產業生態及法律實務,承辦過的案件亦常受社會矚目。

我們小而精,所以慎選客戶。

擁有20多年執業經驗、同時投資管理多家科技公司的主持律師,始終逐一把關每個委任案件,團隊亦時時設身處地,協助客戶以最經濟的手段達成商務目標。 天遠深信,空談法律規定毫無意義!

公司治理:如何處理「派系、憎惡、訟鬥」

2019 年 04 月 04 日

我們即將偕同一家能見度頗高的公司,清理其前段時間因為股東對於上市計畫的立場分岐、進而爆發劇烈內鬥,最後所遺留下來血流漂杵的戰場。清理完之後,還得再一次昂首闊步,朝向資本市場邁進。

我開的藥方乍看之下很簡單。

企業要發展,一定有千千百百待辦的「要事」,在這樣風雨飄搖、百廢待興的轉捩點上尤然。沒有哪個領導人有三頭六臂,該從哪兒著手?其實,只要對於「哪些任務是 (1) 既緊急又重要的?(2) 雖然緊急但不重要的?(3) 很重要卻不緊急的?(4) 既不重要也不緊急的?」思辨清楚,就能將公司帶向正軌。

我只用了區區一小時又十五分,就基於上述立論,幫他們規劃、理順了接下來12個月的 “DOs & DON’Ts”,這也就是天遠揭示於官網上的圭臬 “Legal Maneuver in Business Complexity”。

執行細節,涉及客戶委任的應秘密事項,按下不表。本文,想舉出一個對比,那就是全球民主化的大態勢。New York Times最近的兩篇文章,以淺顯的文字,趣味而精準地描繪出了我近二十年來對各國政治的觀察。

Max Fisher在3/29發表了 Brexit Mess Reflects Democracy’s New Era of Tear-It-All-Down(英國脫歐的亂象,反映出了民主「拆毀一切」的新紀元);三次普立茲獎的得主Thomas Friedman又在4/2接力寫出 The United Kingdom Has Gone Mad(英國,已經瘋了)。

不約而同地,The Washington Post也在3/26刊載了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Sheri Berman的 The main threat to liberal democracy comes from within, not from authoritarians(對自由民主之主要威脅來自於內在,而非極權政治)。

(結論:英國民調顯示,這幾位檯面上的政治人物通通不配當首相)

英國有淵遠流長的歷史、深厚的哲學底蘊、經濟及軍事力量雙雙排名全球前十、從未被敵國攻陷佔領(不像英倫海峽彼岸總是舉手投降的法國佬)、更是工業革命、當代民主制度與社會安全思潮的主要發源地。而英式幽默,所呈現在語言上的層次感,也常常挑戰了(只有區區二百多年歷史)膚淺老美(更別提DJT這種三腳貓)的理解。

(下圖)當英國人把老美講成笨蛋時,有一半的老美聽不懂。

言歸正傳。這個在國際間方方面面似乎都雄踞高大上之地位、民族自信心可以用目空一切來形容的英國,是怎麼從2016年充斥著謊言宣傳、虛假承諾、岐視憎惡的脫歐公投,一路沈淪至當前「根本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的無邊地獄的?

歡迎來到當代民主。

請別誤會,我們和DJT不同,不崇拜英明神武的金小胖或布丁。然而,如果雅典城邦的那一套不算,「德魔剋拉稀」這個模式從17世紀開始,也跌跌撞撞走了差不多400年。之前,護持著既有體制和利益結構、使其保持相對穩定的那幫建制派的傢伙(Establishment),在科技所創造出來的互聯網、線上募款、社群… 橫刀劈死了擋在他們與一張張選票中間的把關者(例如主流傳統媒體)之後,突然發現自己像一隻隻瀕死的北極熊一樣,連立足之地都找不到。

但當你問那群喊得無敵大聲,趕跑了舊政客的選民 ”What’s next?”(接下來怎麼辦)時,他們、以及靠著他們上台的新政客,若非誠實回答 “We don’t have a plan yet”,就是窮整瞎耗、原地打轉、虛應故事,裝忙。

好端端的民主,質變成無頭蒼蠅的根源,是這些老百姓對於「要反抗什麼」,態度堅定果決;但對於「反抗成功之後要建立什麼」,毫無概念。

這位是剛剛卸任的法國歐盟事務部長 Nathalie Loiseau,她把自己的貓取名為 Brexit(英國脫歐)。她解釋說 “he wakes me up every morning meowing to death because he wants to go out, and then when I open the door he stays in the middle, undecided, and then gives me evil looks when I put him out.”(牠每天早上拼了死命喵喵叫,因為想出門;而當我把門打開了,牠又蹲在中間猶豫不決要不要出去;等我把牠放出去了,牠就惡狠狠地瞪我)。

該拉回公司治理了。

我們曾經深度參與一家高知名度的科技公司的創始投資、A輪及B輪募股、投後管理、產品研發、商業合作洽議。各地慕名而來的研發人員為數極多,團隊也擴編到近百人。董事長在對內管理上,高舉民主自由之大旗,不僅讓開發者自己挑專案做,對於公司既定的開發目標與期程,他們在董事長的理念義助之下,更把「我不欠技術債」放在嘴邊,永遠不看在眼裡放在心上。回報到董事長那兒,他就以「員工不是衣服,不能穿不合適就丟掉… 我要讓他們在犯錯中成長…」為由,不懲處,更別提革職。結果呢?短短四年,挾著高人氣高估值與法人的鉅額注資的這家新創,迅速倒閉收攤。

做生意的,要搞民主放任之管理,成不了大器。股東與員工的派系會存在、他們與經營者間的嫌隙也難以避免、最終逼出了一堆訴訟也是司空見慣。然而,稱職的領導人,總會著眼於大局,「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該斬除的要斬,能放下的也得放;畢竟,不論董總或股東、不論正職或計時、也不論派別間有多少仇怨,該爭的,是事業的大發展。看在這個份兒上,把「緊急」與「重要」這二大判準考量進去,找出梳理(或於必要時,壓制)異音的最佳化途徑,果斷決策、貫徹執行,方屬正辦。

你或許想看 

管你哪國的科技新貴,法律之前都是凡人

台灣歷來數不完的半瓶水偽知識份子,鎮日在牆頭草鄉民簇擁下,以為「法律跟不上科技」這種字樣可以印在潮T上,高調狠批自己的政府,動輒舉美國中國當進步的範例,仿佛台灣的年輕世代沒生出馬雲馬化騰趙長鵬黃崢張一…

美.中.港

因為工作的關係,從97回歸前我就常往返香港台北。在那裡,也有一些好朋友,常保持連繫。 香港會走向何處,一直都是我30年來研究美中並密集造訪之際,不時會跳出來的一個邊陲課題。近幾年來,這座驕傲的城市因為…

法律,只是解決問題的手段「之一」!

當一個問題大到社會上多數人都有感覺、並且也陸續採取「反法律」手段來發洩不滿甚或強奪資源時,這個問題,就已經不是靠著法律手段能解決的了的。法律在這個社會上要能發揮功能,必須具備相當多的前提條件;只有法律…

合法串流音樂的價值

進入21世紀之後,CD銷量早已鉅幅下滑,出現iPod, MP3 player以及CD ripping以及線上和夜市賣盜版音樂光碟這種事情應該怪不到串流音樂業者吧? 還記得當時兩家P2P業者Kuro和e…

人來瘋—淺談第三方支付

遊戲業攻支付 Q4激戰 「……目前樂點行動支付除將介接橘子集團旗下事業體,在全家、玉山、台灣大車隊、微程式等策略合作布局下,也將大幅拓展樂點行動支付應用場景,未來服務版圖將涵蓋遊戲、電商、P2P、娛樂…